五河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张源浩调研认为:我县近年来,农田水利和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
一、存在的问题
(一)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不尽完善。县水利局、国土局、开发办、农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,项目规划中不能从全县的角度考虑。
(二)施工设计与实际有出入。我县尚无一家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,通过招标的外地设计单位,虽资质高,但不了解当地情况,导致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,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变更、调整的较多,因此农田水利建设的设计深度、精度亟待改进、完善、提高。
(三)工程和林业的管护亟待加强。垃圾、秸秆任意倾倒在沟河破坏水环境的现象比较普遍。项目工程运行几年后,人为和自然毁坏的逐年增加,工程管护任重道远。农民造林积极性不高,造林的主体现在都变成了乡镇政府及村支两委,同时后期的管理问题亟待加强。
二、对策建议
(一)整合资源,建立农田水利的组织领导。针对农田水利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,各干一块的局面,建议县政府建立政府领导、水利牵头、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,成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办,统一规划,整合资源,形成各部门协调一致,齐抓共管,有人负责的良好局面,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。
(二)科学管护,加大基础设施治理力度。一是要解决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问题。切实改变“重建轻管”的思想观念,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维护的扶持力度,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积极性,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长期稳定运行。二是要加大在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力度,逐步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,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完善工程开工、质量监控、竣工验收制度,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制。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治理一处、成功一处,建设一方、造福一方。
(三)引进社会力量,改革投入机制。要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、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元化的新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。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,积极引导企业、个人、民间组织等出资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。
(四)重视人才队伍建设,完善水利服务体系。要强化水利人才队伍建设,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到水利队伍中,确保专业性强的岗位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,促进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(五)切实加强林业管护工作。一是要纠正当前这种“重造轻管”的现象,变“重造轻管”为“造管并重、以管为主”的方式,做到造林一片成功一片。二是要明确林木管护的责任主体,落实管护主体是保证林木得到后期实施有效管护的前提。无论是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、通道绿化、水系绿化还是城区绿化,在制定造林绿化计划时,就应将管护责任主体明确,让所有林木都有管护主体。